会议报道 | 汉语哲学圆桌会议暨第八届汉语哲学论坛在罗马举办(第二场&第三场)
罗马时间8月3日下午3至7点,汉语哲学圆桌会议暨第八届汉语哲学圆桌论坛第二场和第三场继续在意大利罗马大学举行,每场各有五名学者发言,现场的与会专家围绕汉语哲学的相关议题作精彩发言和热烈讨论。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主办,主题为“汉语哲学的普遍性和具体性”(The Universality and Specificity of Hanese Philosophy),是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跨越国界的哲学”圆桌论坛之一。整个论坛分为三场,通过腾讯会议直播,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日本東北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罗马第二大学等世界各地著名学府、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盛夏的罗马聚焦探讨汉语哲学的普遍性和具体性的诸多问题,把汉语哲学的哲学思潮由中国带到罗马、走向世界。
会议第二场为英文专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李科林教授担任主持。来自英国阿伯丁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的毕明安教授(Michael Beaney)报告题目为《语际现象学与汉语分析》(Interlinguistic Phenomenology and Hanalysis),讨论了跨文化的语言现象学在有关特定形式哲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哲学问题上的重要性,他主张在涉及汉语哲学的研究中拓宽分析(Hanalysis)概念。
南开大学哲学院的张逸婧副教授报告题目为《从洪堡的比较语法再思“一是到底”论》(Translating Philosophy from and into Chinese in the Light of Humboldt)。她指出,汉语学界关于to be能否一律译为“是”的争论中,正反方都忽略了一点:所翻译的总是词义,而非语法。语法是不可翻译的。洪堡认为,语言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语法,而不是词汇。汉语不同于希腊语之处是没有变位动词。并且不是只有系词有存在的含义,而是所有的变位动词都可以表达存在的意思。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到,一切变位动词都可以还原为S is P这样的句子结构。这一语言差异不是翻译可以消除的。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的何乏笔(Fabian Heubel)教授报告题目为《汉语哲学与中希文明互鉴:以老子与赫拉克利特的跨文化纠缠为例》。他指出,在2023年,中国与希腊成立了「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创建了中希哲学对话交流的新格局。他因此从思考「文明互鉴」的含义出发,讨论汉语哲学的概念对中希文明互鉴的启发,而讨论的焦点则为老子与赫拉克利特的跨文化纠缠,以两者的思想为通古今东西之变的重要枢纽。
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吴狄涛报告了论文《从当代美德伦理学看苏轼的同感与汉语文学的共生》(Su shi's Empathy and Hanese Literati 's Convivalism in Contemporary Virtue Ethics)探讨了苏轼(1037~1101)的哲学贡献。吴狄涛通过深入探析苏轼独特的共生论与同感作用的融合,指出苏轼对情感真实性和群体和谐的强调标志着对传统新儒家伦理的变革。吴狄涛认为通过重温苏轼的思想,可以凸显汉语哲学在丰富现代伦理论述方面的潜力,并倡导建立一个更具同理心和相互联系的社会。
日本东北大学的贾光佐博士的报告题目为《论汉字作为日本近世思想之源动力》。他首先介绍了明清之际渡日的独立性易 以“六书学”宣扬汉字的本真性而促使日本学者钻研、追求“文字的本真性”,由此推动的对于汉字与本国文字的研究,成为日本近世思想发展的源动力。基于这一史实,他主张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以汉字写就的文献应成为“汉语哲学”的研究对象,汉字在他国的被接受以及被改变,正是汉语哲学的“普遍性”与“具体性”之所在。
五位发言人在发言结束后,还针对现场听众提出的汉语的字形与发音的基础性、“knowing-as”的阐发方法、语言文字的隐喻性、“汉语哲学”(Hanese Philosophy)的翻译及其合法性、苏轼哲学的理论承接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随后举办的本次汉语哲学圆桌会议第三场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王俊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李科林教授首先作了题为《“艺”的汉语考古学》的报告。李科林教授指出,现代汉语中的“艺”多与“艺术”联系在一起。“艺术”一词是 “art”的中文翻译,直接受到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被用来涵盖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具体的创作实践,也代表了包括文学在内的许多人文学科;而若解构“艺-术”,则“术”强调的是技巧和方法,当以“艺术”来翻译“art”时,它传达的不仅是技能的概念,还包括超越实用技能的理解,可以揭示“艺”的超越性起源。
接下来,王俊教授作了题为《非洲的关系伦理及共同体思想-兼与儒家伦理比较》的报告。他指出在非洲的关系伦理中,与他人共处的能力是最高的善,构建和谐共同体是最高目标,因此“友情即正义”。这样一种关系伦理和共同体思想在非洲的政治实践中反复出现,比如在尼雷尔在坦桑尼亚的“村社”试验以及被称为“姆邦齐”(Mbongi)的民主协商对话中。关系伦理的本体论基础是非洲的“力的本体论”,强调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关系,由此人与人、人与自然结成“乌班图”(ubuntu)共同体。但与儒家伦理相比,非洲的关系伦理和共同体思想并不关注对于个体的德性要求和个体内在的提升,也没有导出成熟规范的公共生活形式。
苏州大学哲学系的李红霞副教授报告题为《论汉语的“本真性”与“诗意”-从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出发的解析与探讨》,指出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集中表达了他的语言观,认为本真性的和诗意的语言即是一种纯粹语言。本真的和诗意的语言具是一种道说,也是一种道路。在对欧洲语言和东亚语言的考察中,海德格尔认为归属于不同本质和源头的语言能够“对话”,而汉语语言是充满希望的、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本质性语言。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濮荣健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实在论和奥古斯丁的心灵观念》。濮荣健副教授指出奥古斯丁把“自我”当成对象思考,我是我的心灵、我是对我的记忆。汉语的“心”可以是抽象的信心、心灵;“忆”表示记忆,有表示“心”而不是表示肉体的“月”的偏旁在左。奥古斯丁的“心灵”、对时间的主观感受和关于记忆的论述,在拉丁语境下发展了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在濮荣健副教授看来,汉语的“信心”在构词上符合实在论对faith的解释,因此可以借鉴实在论和奥古斯丁的思路来理解心灵,由此进一步发掘汉语的理性潜力。
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宗教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王希佳博士作了题为《孔子的“从心所欲”之「欲」能否翻译成奥古斯丁的“voluntas”?》的报告。她分析了“欲”在《论语》中三种不同层次的语义,强调“从心所欲不逾矩”之“欲”、“我欲仁,斯仁至矣”之“欲”与“欲仁而得仁”之“欲”的一致性,及其与礼乐的内在相关性;以贯通的“双重性”为依据会通“欲仁”之“欲”与奥古斯丁“花园异象”中的“voluntas”,论证两种意愿状态在修身、成圣之目标上的一致性及其各自关联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的差异性。
五位发言人在结束发言后,还分别回答了现场观众关于汉字艺术与美学、非洲哲学的他者向度、海德格尔与诗的精神、“意愿”与“自由决断”的语义分殊、奥古斯丁使用术语的连续性等问题。
由于时间关系及大会的安排,本次圆桌会议暨第八届汉语哲学论坛不得不在意犹未尽的讨论中落下了帷幕。与会学者们纷纷表示,以本次圆桌会议为平台,通过不同视角、不同维度的讨论,对汉语哲学的普遍性和具体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以后延续交流、推动汉语哲学这个新兴哲学思潮向更广阔深远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