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 汉语哲学圆桌会议暨第八届汉语哲学论坛在罗马举办(第一场)
2024年8月2日,汉语哲学圆桌会议暨第八届汉语哲学论坛第一场在意大利罗马大学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主办,主题为“汉语哲学的普遍性和具体性”(The Universality and Specificity of Hanese Philosophy),是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跨越国界的哲学”圆桌论坛之一。整个论坛分为三场,通过腾讯会议直播,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日本東北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罗马第二大学等世界各地著名学府、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盛夏的罗马聚焦探讨汉语哲学的普遍性和具体性的诸多问题,把汉语哲学的哲学思潮由中国带到罗马、走向世界。
圆桌论坛第一场于8月2日上午11点在罗马大学政治科学系会议室举行,本场共有五位学者发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担任主持人。会议伊始,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做了开场白,介绍了本次“汉语哲学圆桌论坛”的主题的意义及其与历届“汉语哲学论坛”的关系。
随后,韩水法作了题为《〈论语〉中的心与心灵》的报告,就汉语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和内在秩序展开论述。他指出,从汉语-思想的内在秩序及其变动着眼,揭示了汉语哲学及其表达的独特性,也为我们认识语言与心灵结构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作为一种范式,我们可以借此上古汉语的精神世界,而这个世界由神灵系统和心灵系统构成。他以《论语》为例,分析子心的心灵意义。“心”在《论语》中只出现了6次,但它却指称了意识的多种现象,包括理智能力和情感活动等;对若干组专门词语的系统解析为揭示《论语》以及上古汉语文献所蕴涵的心灵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发言结束后,韩老师就对“心”的概念的理解及其与休谟哲学的联系、心智和德性的分疏、“精神”和“心灵”是什么关系等问题进行解答。
第二位报告人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在论文《汉语世界与汉语哲学的任务》中,他指出西方哲学的发展超越了自身传统的局限而提出了“生活世界” 的概念,并且深切地认识到 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为我们审视汉语世界的思想结构提供了新的视野。通过“迂回”西方世界,无论是东西方学者都深切地认识到“汉语世界” 抓取生活经验的独特性,“汉语” 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思想线索。接着孙教授以“亲亲”的世代维度为例就语言如何重构哲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汉语哲学的界限问题、语言的转换、汉语世界-生活世界等问题进行解答。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方旭东教授报告题目为《康德的“自律”与儒家伦理学》,尝试从后果论的角度重新理解儒家。根据康德,一个行为之所以有道德价值,并非由于它要达成的目的,而是由于它所根据的格律(maxime)。一个道德行为并非只是合乎义务(pflichtmäßig),而必须是出自义务(aus Pflicht),否则就只有合法性(Legalität)而无道德性(Moralität)。牟宗三运用康德的自律来分析儒家伦理学,其解读受到很多批评。利玛窦(Matto Ricci)在《天主实义》当中为出于功利目的(赏罚)而行善之为道德进行辩护。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对康德有关道德必然是自律的理论提出了挑战。意志自我立法并自我服从的情况,可能只属于圣贤这样的极少数人。结合现场听众的提问,方教授还对自律与符合规则的关系以及儒家如何解释自律等问题做了说明。
山西大学哲学系的江怡教授报告题目为《汉语哲学的思想特征与时代价值》。江教授指出,随着确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求的提出,不同知识领域中纷纷涌现出了各自代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说明。在以追问天地生命之根为宗旨的中国哲学研究中,一种独特的哲学研究领域也以确立自主知识话语体系的形态呼之欲出。这就是近年来在国内哲学界关注热度最高的“汉语哲学”。从发生形态上看,汉语哲学是国内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研究的学者们重新定位自己研究方向的一种努力;从研究内容上看,汉语哲学是研究者们从中国思想及其表达的特殊性上寻找哲学观念的普遍特征。尽管目前国内哲学界对汉语哲学的性质和任务还有许多争议,但从哲学与汉语的关系入手重新确立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已经成为研究者们的一种普遍共识。接着,江教授针对对概念的理解、以孙向晨老师对“家”的哲学研究为例,阐述哲学概念与日常语言概念的不同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最后,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的帝梦(Timon Gatta,Università Cattolica del Sacro Cuore)的报告题为《康德及其对中国现代哲学词典形成的贡献》,中国现代哲学词典是随着中西交往关系的日益频繁而在19世纪至20世纪逐渐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西方哲学中经常出现的若干哲学术语(主要来自康德著作)的中译本进行历时地分析,可以勾勒出近代中国哲学词汇的形成史。在强调日本词汇贡献的同时,这一词汇的形成和丰富也与康德哲学在中国的逐渐接受和康德著作中文版的出版密不可分。结束发言后,帝梦老师针对用汉语翻译康德哲学术语的一致性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至此,汉语哲学圆桌论坛第一场圆满结束。有关8月3日举办的论坛第二场和第三场的情况,请关注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