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 作为范式的德意志浪漫主义暨《德意志浪漫主义》新书发布会
Source:
Date:2024-07-10
2024年6月20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共同组织举办的“作为范式的德意志浪漫主义暨《德意志浪漫主义》新书发布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8会议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院校的三十余位学者参与会议,就德意志浪漫主义在文学、哲学、宗教、文化、历史与政治等领域的范式意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韩水法主持。作为“德国历史、文学、哲学中的浪漫主义思潮”项目主持人,韩水法老师在致辞中回顾了从该项目到《德意志浪漫主义》成书的过程:作者团队历时六年的持续研究,精诚合作,前后召开17次专题研讨,完成了这部逾六十万字的巨著。韩水法老师指出,这是新文科有组织科研的一次有益尝试,可成为人文学科集体研究的新范式。他感谢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计划、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期待“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推出更多北大学者的高水准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陈明在致辞中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有百年历史的民主楼,并回顾了德意志浪漫主义对德国乃至欧洲的哲学、文学与人文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他回顾了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者对欧洲印度学学科的奠基之功,称赞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师生为《德意志浪漫主义》的写作与出版做出的贡献,并指出该书高屋建瓴、论证细致,将成为国内浪漫主义研究的代表之作。他希望以本书出版为契机,不断深化与校内外兄弟单位的合作,深化学术共同体建设。
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则从出版人的角度对《德意志浪漫主义》一书做出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本书从浪漫主义这一德国与欧洲的文化现象入手,细致梳理了浪漫主义思潮的源流与发展,是北大在人文学科深厚积淀与创新精神的鲜明写照,也是各位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从多维视角出发,通力合作的成功结果,将在学术界产生引领作用。他表示,团队的17次会议恰好与“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科”的17个书系相呼应,北大社也将继续支持高质量学术著作的出版和推广工作。
随后,会议进入第一单元“思潮与范式:作者经验谈”,由《德意志浪漫主义》主要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黄燎宇主持。黄燎宇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所坚持的跨学科研究原则,并指出,《德意志浪漫主义》的作者团队不仅均是北大德国研究中心成员,更在研究与写作中形成了浪漫主义意义上的“协同创作”。他感谢韩水法教授与谷裕教授在团队写作工作中的引领与指导,并请两位老师作引言。
韩水法老师在引言中回顾了北京大学德国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德意志浪漫主义》写作的前期准备。他指出,本书在写作中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在保留每位作者个人特色的同时,塑造全书较为统一的风格,使得各章节间形成有机关联;二是不囿于国内外既有研究研究成果或定论,以学术中立的态度从整体上重新思考德意志浪漫主义思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这是本书在学术上的贡献。当然,《德意志浪漫主义》的写作并不追求面面俱到,在浪漫主义法学、艺术与音乐等领域还可作进一步挖掘,这也是留给青年学者们的工作。
《德意志浪漫主义》主要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谷裕在引言中同样回顾了德国研究中心前身“德国研究小组”自1999年创立以来的历程,认为《德意志浪漫主义》一书的写作是二十余年积累与思考的结果。她特别强调学者间长期的平等互动交流对自身学术研究的滋养,并指出,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以跨学科的视野突破了对本学科中文学方面经典作家作品的孤立阐释,将文学置于政治、哲学和历史的视域下综合考察,对每一位作者个人的研究都有极大助益。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长聘副教授、系主任胡蔚老师从“范式”一词出发,认为《德意志浪漫主义》一书的成书过程正体现了施莱格尔在断篇集中构想的“协同创作”,在对话与交流中将不同学者的特色与个性融为一体,能够成为学术研究的新范式;研究成果正如浪漫主义文学弘扬的“渐进的总汇诗”,在追求整全性中保持开放性。以此种视角把握复杂而多样的浪漫主义思潮,修正学界既往对浪漫主义偏负面的评价,构成了本书在浪漫主义研究方面的新范式。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长聘副教授方博回顾了自己在学术研究与写作中对浪漫主义理解的发展。他指出,法哲学与政治哲学领域,浪漫主义始终作为理性主义的反面,构成被批判的对象;随着项目研究的深入,他进一步厘清了马克思与浪漫主义间的关联:马克思在使用浪漫主义修辞的同时,从理论上以一种现代性批判反对意图复归前现代的浪漫主义思潮。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讲师卢白羽在发言中表示,正是由于参与本项目,她扩展了自身的学术视野。《德意志浪漫主义》一书的特点之一在于,以细致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爬梳了浪漫主义思潮的思想史脉络,比如将席勒、克洛普施多克纳入了浪漫主义视域。此外,在文学与宗教的学科交叉研究视域下,所谓早期与晚期浪漫主义差异背后的统一性面貌也得以呈现。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副系主任毛明超认为,《德意志浪漫主义》将浪漫主义视作一个整体而不是机械地做历时或地域的分别,不将浪漫主义必然地视作德国历史之悲剧的根源等研究方法,特别具有启发性。此外,作为浪漫主义本身对于德意志思想的范式意义,值得进一步挖掘,例如浪漫主义悲剧哲学所谈及的在尘世的破碎中寻求绝对的意义,就构成了一种悲剧的范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一博回顾了自己读博期间参与德意志浪漫主义研究的经历,并介绍了他探究浪漫主义史学的契机与进路。他认为浪漫主义史学不是在为中世纪招魂,而是力图从历史中寻找资源回应现代性危机,而随着史学专业化的发展,浪漫主义史学在传统史学史谱系中被边缘化。在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思浪漫主义史学的意义与价值。
自由谈的第二单元“反思与批评:专家月旦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李永平主持。他指出,日前闭幕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第十九届年会以“启蒙·古典·浪漫——德国文学的古今之辩”为主题,而《德意志浪漫主义》一书的出版恰好与之呼应。今天与会的学者专家畅所欲言,见解深刻,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丰富的学术内涵。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梁展作为本单元首位引言人发言。梁展老师从“诗”“史”关联切入,谈及浪漫主义的东方想象及其与古希腊文化间的关联。即便浪漫主义者并未真正踏足希腊,却以游记文学、地理学与地图学等方式深入了解作为自由之象征的希腊,并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与力量以回应现代性危机。荷尔德林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人文学院原院长文兵就如何理解马克思与浪漫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尽管马克思曾批判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但这一批判必然地建立在对历史法学派及其背后的浪漫主义思潮的认识之上。他特别强调,浪漫主义关于政治改革的构想,同普鲁士的立法之间具有内在关联,也构成了理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重要参照,因此由徐健老师撰写的《浪漫主义与普鲁士改革》一章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任卫东在发言中表示,本书保留了每位作者的个人风格,凸显了浪漫主义的多维面向。书中“文化”一章对比研究了克洛卜施托克与克莱斯特两部以赫尔曼战役为题材创作的戏剧,尤其是其中关于文化斗争与欧洲一体化的相关论述,读之给人很大收获。此外,本书也启发了进一步的思考,如探究浪漫主义作家对现代派文学风格产生的影响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系主任吴晓樵则认为,《德意志浪漫主义》的成书体现了学者生涯的浪漫化,正契合施莱格尔等浪漫主义者提倡的“生活的诗化”与“诗的生活化”。作者团队不仅继承了冯至等前辈学者树立的学科传统,更对文本做了新的拓展与研究,例如深入剖析了浪漫主义与宗教及历史间的关联,具有创见。相信本书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学界对德意志浪漫主义的理解与接受。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科林则以《德意志浪漫主义》对于当下思想界的启示为着眼点,以斯太尔夫人《论德意志》一书作为参考,论及法国知识界对于对德意志浪漫主义的内在理解与学术建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寻找自身摆脱古典风格的可能性,且在实践中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思想资源。在理解德意志浪漫主义的基础上,方能澄清属于法国浪漫派的固有精神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德国浪漫派的研究非常重要。《德意志浪漫主义》毫无疑问地成为此项研究的重要基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畅在发言中提到,先前刊发在“澎湃新闻”的《漫谈德意志浪漫主义》一文已使她对本书充满期待,她本人也一直关注浪漫主义文学中“双影人”“镜像”等动机与题材。本书的特点在于专题性,将理论框架与文本分析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构思与写作过程也充分体现出“协同创作”的范式,呼应着施莱尔马赫所提出了关于“社交”的理念。
随后,会议进入第三单元“总汇与浪漫:大家自由谈”,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系主任程乐松主持。程乐松老师再次欢迎与会的专家学者,并幽默地表示自己作为道家哲学研究者,可以说是“中国的浪漫派”,非常期待与德意志浪漫主义的交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李洋提出,书中关于浪漫主义史学的论述富有启发性,门类艺术通史正是兴起于18世纪中晚期。尽管浪漫主义常被人视为启蒙的对立面,但法国“百科全书派”与浪漫主义史学存在相似之处。德意志浪漫主义虽然在19世纪衰落了,但对后来的艺术依然产生了巨大影响:当19世纪的实验心理学把内在体验、超验和精神性等内容从科学中驱逐之后,电影、特别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接收和保护了浪漫主义的题材。德意志浪漫主义的传统在电影的世纪依然延续。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北京大学法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段映虹认为,尽管世人总将法国与“浪漫”相关联,但在法国文化的自我认知中,法国继承的是理性主义,而德国才是浪漫主义的生发地。德意志浪漫主义是法国思想的重要来源,不过法国浪漫主义者在面对自然时往往执着于“大写的我”,这一点与德国浪漫主义追求绝对精神的态度有所差别;20世纪的法国翻译学理论亦从中汲取了许多养分。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外关系史教研室主任潘丹从斯太尔夫人的作品《论德意志》出发,指出斯太尔夫人藉由英、法、德对比的视角,从政治、社会、思想三个层面对法国近代转型的思考与探索中,正是汲取了德意志浪漫主义的思想资源,回到人的内在世界寻找良知与力量,从而提出“热忱”这一超越性的激情作为一种对“类”的情感的感通,探询如何在一个碎片化的、派别纷争的社会之中重新寻找将人与人连接起来的纽带。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吕和应首先建议编译一部《德意志浪漫主义文选》,编选史料与文本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德意志浪漫主义的内涵。他认为,本书的学术贡献在于,改变了以“人”为主线的架构方式,而是以专题为脉络展开,从众多浪漫主义者的丰富著作中提炼具有共性的思想,形成有机的跨学科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贺询从她对18世纪德意志古典艺术理论的研究入手,指出“浪漫”与“古典”在艺术史上并非严格对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交融,共同探讨情感与内心世界的艺术表达。同时,《德意志浪漫主义》一书中关于艺术美学与“自然之书”的章节也从美学的角度启发了对浪漫主义风景画的认知,提供了文学、文化、宗教乃至政治哲学的背景信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学术自由谈的第四单元“组织与传播:方家有话说”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李淑静主持。她代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祝贺《德意志浪漫主义》项目组取得的有益成果,感谢与会的专家学者发表的精彩洞见,并鼓励参与写作的青年学者继续将集体研究与个人学术成长相结合,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韩林合在引言中比较了“自然”概念在德意志浪漫主义、庄子哲学与康德哲学中的不同面向。由于启蒙运动引发的人与自然的二分,康德所称的“第二自然”作为人的规定性本质,关乎人对世界的理解,由此也引发了浪漫主义对自然的思考。而庄子“逍遥游”的“无用”状态与浪漫主义自然哲学契合,可以说,德意志浪漫主义是“天人合一”在西方哲学中的体现。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郭琳指出,本次学术会议的关键词“范式”具有重要意义。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更应重新探索“人”与“自然”、“意志”与“情感”等关键概念,深入到基础研究的核心,同时,正是《德意志浪漫主义》所践行的跨学科探索,能够实现学术研究范式和组织模式的突破。她指出,北大在人文社科领域始终坚持探索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路径,力求融合整体视野与个人学术特色,本书的研究与写作为此提供了范式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副教授、德语文学教研室负责人丁君君认为,本书从中国日耳曼学学者的视角对德意志浪漫主义做出了新的诠释,并未局限于对浪漫主义的非理性所作的批判。她认为,德意志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在于其时间的叠加性,即作为桥梁连接着作为历史的古典与作为未来的现代,并在自身的理论生成中造就无限的意义。书中关于神秘主义、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批判等论述,对她本人的研究亦有帮助。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卢盛舟在发言中,首先从张威廉、商承祖等老一辈南大学者出发,回顾了南大与北大在德语文学研究上之间的历史渊源,并特别论及《德意志浪漫主义》一书中关于亚当·米勒、浪漫主义政治思潮以及民族主义思潮中的论述对他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作用。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间的辩证与勾连是全球史观下浪漫主义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展开。
《德意志浪漫主义》一书责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田炜分享了本书的编校过程,并认为,本书选题意义重大、研究目标远大、涵盖内容广泛、最终成果厚重,作者团队“大咖”云集;而在论述中,本书关注“微结构”与核心概念,以扎实的文本细读为基础,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的研究视角呈现出一个立体多元的德意志浪漫主义形象。因此,本书是既“广大”又“精微”的高质量学术著作。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田艳在发言中特别谈及了浪漫主义的爱情观,指出浪漫主义者在其创作中强调灵性之爱的永恒融合,超越了18世纪的契约婚姻观,确立了人的自然情感与文明社会的统一。此外,她还指出,德意志浪漫主义者探讨了友爱的本体论和哲学意义,强调友爱作为生命的原始动力,能够以其智性直观超越单一主体的认识局限,这一理念在《德意志浪漫主义》中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论述。
最后,韩水法老师对整场会议做总结发言。他表示,今天的学术自由谈内容丰富、观点深入,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支持是《德意志浪漫主义》能够顺利完稿的重要力量来源。他再次感谢田炜老师与毛明超老师对全书的编辑与审校工作。整场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