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Events
Position: 首页 Home» 动态 News» 新闻报道   Events

讲座回顾 | 徐竹、尚新建:常识实在论与第一人称思想

 

图片

讲座信息

讲座题目

常识实在论与第一人称思想
 

讲座时间及地点

2023年10月27日  

周五19:00-21:00    燕园22号楼212

讲座综述

 

2023年10月27日,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风华系列讲座”2023年秋季系列第二场在外哲所顺利开展。本次讲座主题为“常识实在论与第一人称思想”, 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徐竹担任主讲人,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尚新建主持。讲座正式开始之前,尚新建教授简要介绍了主讲人徐竹在认识论与形而上学方面的研究,并为本次讲座的主题“第一人称思想”做了简单的引入,指出其在近现代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理论变迁。
 
讲座正式开始,徐竹老师首先为其立场进行了定位:针对“第一人称思想”这一重要哲学话题,近代哲学史与当代分析哲学都有许多讨论。而在后者的论域中,对第一人称思想的阐释路径又主要可以分为知识论和语言哲学两种,“常识实在论”属于两种路径兼而有之的阐释立场。从而,徐竹老师将本次讲座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第一人称思想的问题与背景,第二、三部分分别对知识论与语言哲学的解决思路作出批判性分析,第四部分提出“常识实在论”的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应的辩护。
 

图片

 
 
首先是第一人称思想在当代分析哲学论域内的产生背景。徐竹老师指出,受认知科学发展的影响,自我知识在当代变得不再可靠,不再能像在近代主体性哲学中那样成为一切知识的出发点。因此,在当代分析哲学的论域内,第一人称思想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其与近代主体性哲学的批判关系:在近代主体性哲学的理想破灭后如何重新界定第一人称思想?
 
徐竹老师认为,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的态度大致有三:彻底否定、批判继承、整合创新。尽管三种态度对近代主体性哲学资源的取用不同,它们面临的第一人称问题是一致的。即一方面,在现代认知科学对意识的研究背景下,“我”似乎可以还原为对象性的存在,另一方面,“我”又似乎有无法还原的特殊性。分析哲学家对此问题有不同的提出方式,例如,John Perry的“糖迹”思想实验和David Lewis的“两个全知神”思想实验就分别展示了语言哲学与知识论对“我”的特殊性的不同的进入方式。
 

图片

 

 
由此,徐竹老师首先切入了知识论的研究进路,此部分探讨的是关于自我知识的资格问题。对于知识论的研究进路而言,首要的问题不在于自我知识是否可靠,而在于其是否具有不同于外部世界知识或他心知识的独特的知识资格。前述的三种态度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彻底否定派不认为自我知识的知识资格有任何的特殊性;批判继承派则认为自我知识具有不同于其他知识的特殊的“透明性”,所谓透明性即,高阶信念并不外在于一阶态度,而是起到了构成性的作用;而整合创新派尝试以全新的视角肯定自我知识的知识资格的特殊性,如认为这种特殊性来源于自我指称关系的特殊性。
 
继而徐竹老师分别分析了三种态度的主张与各自的问题。首先,彻底否定派的认知主义要求认知的对称性与语义的连续性,就具有身体的人格而言,“我”与众多的他人都是物理对象,第一人称归赋与第三人称归赋在语义上应当是连续的。这种主张需要面对自我知识的资格“表面上”的特殊性问题,而认知主义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Gropnik的“技能错觉”说,但这些方案也各有问题。
 
 
其次,批判继承派的代表构成主义则延续了观念论传统,承认自我知识的透明性,主张自我知识的高阶态度能对一阶信念进行直接的调控。徐竹老师指出,这一主张的问题在于,似乎存在着某些不可调控的态度,后者会对这种直接调控造成挑战,如认知不自制现象(epistemic akrasia)。
 
最后,整合创新派的代表,表达主义的解释立足于第一人称归赋断言免于误认的谬误(IEM),认为第一人称代词无指称任何事物,因而免于误认,从而确定第一人称的特殊性。其代价是第一人称归赋与第三人称归赋在语义上不再连续,常识意义上的指向具体的个人的“我”不再有意义。如何解释免于误认谬误的指称特征成为了问题,而这一问题与语言哲学的论域高度相关。继而,徐竹老师将话题引向了讲座的第三部分,即从己思想(De se thought)与IEM的关系。
 
针对从己思想的内容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大体上有两个不同的解释阵营。其一,认为从己思想取决于指称对象的非描述性的亲知关系;其二,认为从己思想的内容在于对象的呈现与描述的层面。通过分别列举两个阵营的经典解释案例,徐竹老师为大家澄清了两个阵营各自的主张与问题。如,Stalnaker的命题性(propositionality)理论认为自我概念具有指示性成分,这一主张更倾向于第一个阵营,即认为从己思想的内容包含当事人对自己的身份、在世界中的时空定位的具体指向。又如,John Perry的信念状态理论尝试通过对信念状态与信念内容的区分来回应弗雷格提出的“自我知识的不可传递性”问题,这一主张大体上属于第二个阵营,即将从己思想理解为呈现或描述信念内容的方式,而非具体的对象。徐竹老师认为,两个阵营的区分实质上在于对于说话者而言,其自身概念是否中立,而这一区别分别引向了不同的对IEM的理解。

图片

 
在完成对上述两种不同的解释阵营与IEM的关系的批判性分析后,徐竹老师提出了常识实在论的方案。这一立场在前述框架内的理论定位如下:首先其认同表达主义关于自我知识的特殊性的立场,认为自我知识的特殊资格立足于IEM(而对外部世界的判断不免于误认);其次,不同于表达主义,它倾向于接受对于说话者而言非中立的自我概念,主张第一人称代词识别经验上拥有身体的个体,而非没有指称。
 
常识实在论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同时兼顾自我知识的特殊性与语义的连续性。由于自我归赋断言中的“我”是经验上同一的身体性人格,它与对他人的状态归赋是连续的,与此同时,它能够满足IEM的要求,并不牺牲自我意识的特殊性。徐竹老师指出,这一优势也恰恰是其困难所在:如何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求?
 
徐竹老师认为Gareth Evans对IEM的说明提供了帮助。Evans认为判断可分为免于识别与依赖于识别两种,依赖于识别的判断意味着它可以被视为一个谓述性组分和识别性组分的组合,而免于识别的判断并没有识别性组分,例如立足于自我的空间位置的判断(“这里有滴滴的响声”)或第一人称判断(“我曾经站在一棵树下看流星”),这类判断的共同点是以指示性识别的方式确立自我的指称,而不需要单独的识别性组分,因而是免于误认的。结合前述关于常识实在论的第一人称的语义说明,同一个物理对象(有身体的个体)既可以以指示性的方式也可以以非指示性的方式被识别,前者能够满足IEM,后者能够满足语义的连贯性要求。
 
在建立上述常识实在论的第一人称思想后,徐竹老师进一步辨析了客观空间与自我中心空间的区别以及二者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关联了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思想资源,为当代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敞开了对话的空间。
 

图片

 
 
报告结束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或从文本、或结合当代认知科学成果,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或评论。主持人对徐竹老师的报告表达了感谢,本学期第二次风华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