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人工智能体有自由意志吗?”讲座综述
2020年6月19日晚19:00-21:00,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联合主办的“哲学与现代世界”系列线上讲座第一季的最后一讲准时开讲。此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南星老师主讲,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哲老师主持。讲座题目是“人工智能体有自由意志吗?”
南星老师此次讲座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1)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讨论;(2)对司倬森(P. F. Strawson)自由理论介绍和发展;(3)将发展后的理论应用到人工智能的自由意志问题上。
在讲座的开头,主持人刘哲老师引用电影《黑客帝国》中对人工智能体对人类自由意志是否被因果律的决定的讨论,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自由意志问题。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南星老师首先澄清了“人工智能体”(artificial agents)的概念,并着重强调了其核心特征在于数字计算。南星老师紧接着总结了关于人工智能体的自由意志的三种常见观点,它们分别是:(1)只有人类才有自由意志,人工智能体没有自由意志;(2)否认一切自由意志存在,认为人工智能体和人都没有自由意志;(3)认为人工智能体和人都有自由意志。南星老师认为(2)和(3)尽管表面上看很不相同,但其实相当接近,因为它们都认为人和人工智能体有同质性,而与(1)强调二者之间的差异迥然不同。问题的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提出一种适当的自由意志概念。南星老师指出这次讲座的目的首先是给出一种这样的概念,它应当符合人们关于自由意志的直觉、符合科学结论、同时使得自由意志成为某种值得追求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他希望能使得人工智能体的自由意志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南星老师引入了著名哲学家司倬森(P. F. Strawson)在《自由与怨恨》(Freedom and Resentment)一文中对自由的分析来阐释本次讲座的主题。南星老师指出,在司倬森看来,我们对于他人的行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反应态度,另一种是客观态度。后者是将人当成可以管理、利用的东西的态度,而前者则揭示了对于某个物理性质一样的行为,人们有着采取不同的反应的能力。虽然两者并不互斥,但只有前者才具有承载特定情感和参与人际关系的功能。南星老师认为,司倬森赋予了反应态度更为根本的地位,在日常人际交往的辩解现象中,人们会接受自由的正常人对他们行为的道歉,而对非正常人(如精神病人)的行为则进行豁免。持有决定论的信念并不能导致这一人际交往中必要的区分,也不会在根本上动摇我们日常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信念。南星老师指出,这一方面显示了司倬森的相容论(compatibilism)立场,另一方面显示出我们对自由、以至于道德的理解总是与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期待、要求联系在一起:这些都需要我们将自己和他人视为一个由负责任的行动者组成的道德共同体的一员才能实现。
南星老师认为,后一方面揭示了我们对人类自由意志的理解背后存在着一种有深度的生活形式,这种生活形式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其有限性:人的行为总是有着潜在冲突的目标、不可预测性以及对理由的响应三个特点;由于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人工智能体不能具有这三个特点,因此我们也很难从原则上否认人工智能体具有自由意志。最后南星老师指出,具有这种意义上的自由意志意味着人工智能体能够以有“深度”的方式融入人类共同体,但是制造这种人工智能体的理由为何仍留有疑问;只不过无论我们赞成与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将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自由意志。
在讲座结束后,刘哲老师对讲座做了简要的总结,并选择和发挥了若干观众的问题,与南星老师作进一步交流。在交流环节,南星老师就司倬森自由理论的得失、自由意志与还原论之间的关系、自由意志与智能或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体获得自由意志的可能路径等问题作了精彩的补充和说明。讲座结束后,刘哲老师宣布本季“哲学与现代世界”系列讲座活动正式告一段落,并向参与活动的观众表示感谢。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韩水法教授表示我们接下来还会安排第二季、第三季的系列讲座,欢迎各位感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