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Events
Position: 首页 Home» 动态 News» 新闻报道   Events

“韩水法教授: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讲座综述

2020年5月22日晚7点,在紧张有序的设备场地调试之后,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主办的“哲学与现代世界”系列线上讲座的第二讲准时开讲。此次讲座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水法老师主讲,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程乐松老师主持。

讲座开始,韩水法教授首先作了破题,告诉观众本讲座围绕着“人文主义”和“人工智能时代”两个课题展开,而联结此二者的是新时代人之性质的变化。因此,讲座的核心问题是讨论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这之中既有对人工智能时代人之性质新变化的承认,也有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而讲座的具体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传统人文主义的核心”、“人的性质的变化”、“人文主义的未来关切”和“人文主义的新维度”。

 

在讲座主体部分,在区分“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类人智能”和“非类人智能”,展示了对人工智能的可能理解之后,韩老师将人工智能时代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四点,分别是“人类知识的极大扩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克隆生命、改变生命的遗传性质等操作成为现实”、“人类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关系等的相应变化”。由此引出了要回答的三重问题:“继续回答人是什么”、“从理论上回应性质变化之后的人是什么”、“解释性质变化前后的人之间的关系”。

接着,韩老师转向传统人文主义的讨论。他带领大家回顾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大致发展历程和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指出两者的共通之处是,“人文就是人创造出来的人的存在的新形象,以及对这个创造过程、形象的理解和说明。在人文主义视野中,人的存在和发展始终具有‘当下即是’的特征,始终与现实环境处于互动之中。更深一层的且尚未被清楚揭示出来的意义是:人的一切活动原本就是人文主义的。”

在“人的性质的变化”部分,韩老师将这些新变化概括为“生物性质的变化”和“相对地位的变化”,前者又包括“基因的改变”、“非基因的改变”和“综合的改变”。同时,他通过设计“智人的思想实验”告诉观众,“人的性质一直都处于演变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类本性,而且这一变化过程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类自为地干预的结果。这一结论也是对恐惧人之性质变化的回应,而约纳斯(Hans Jonas)和哈贝马斯是这一恐惧态度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人可以成为自己的造物主,反对生殖过程中的人的主动干预,坚持人的诞生应当是一个完全自然的过程。

人之性质的变化也体现为人工自为者的诞生,这给人文主义提出了新课题,韩老师称之为“人文主义的未来关切”,即,人之性质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包括“人类工作方式的巨大的变化”、“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和人工装置可能导致新的不平等”、“合成人的出现使人的自我认同和个体同一性的传统标准不再适用”和“‘人是什么’成为一个新问题”。对这些新变化,人们既有认识上的盲点,比如,多数人忽视了这些变化,或者未认识到人的性质就是不确定的,处于演变和进化之中,也有情绪上的消极,比如茫然和悲观。

最后,基于以上诊断,韩老师将“人文主义的新维度”作为解决问题的药方。这是一种新时代人文主义,是基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人文主义,它对人的性质变化持开放的态度,反对将人的性质永恒化和固定化;要求确立基于时代新特征的新的社会规范,比如,建构新的正义原则以回应因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人之间的新的不平等;此外,也要求人们持续地学习,综合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研究。

韩老师也特别提醒注意,由知识发现和技术发明应用所造成的人的不平等是古已有之,但人类并不因此而停止或拒绝知识探索和技术发明,因此,平等关切的要点在于使得所有人都有能力享受同样高效和便捷的知识应用和技术发明,而非禁止或停止探索和发明。

 

基于以上特征,韩老师将此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称之为“一种关于人的新形而上学,它探讨和把握演变中的人的性质,承继先前的人文主义,但更加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具体主张如下:“依然坚持理性的普遍性原则,但承认这种普遍性以多样性为基础”;“坚持自主是人类的根本特征,人类具有面对不定的未来做出决定的资格和权力;而且既坚持自己的自主权力,也承认其它理性存在者的自主资格”;“人类前途的最终不确定性是基于自然科学和人文主义的必然结论,这不应使我们对人类未来持悲观态度,而应是对前景乐观的理由。这也是对启蒙时代的超越”。

总之,“人类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依然属于未来人文主义的核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类自身处于不确定性之中,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人类只能而且应当学会与自身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相处,而作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正是人类在新时代的生存之道。这是本次讲座的结论,也是主旨。

 

在韩老师精彩的演讲之后,程乐松教授在总结和点评时指出,讲座用极其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宽阔的理论视域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思想空间,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对人的自我理解及生存方式的转变,到人文主义的意涵演变,直至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重塑人文主义的立场和内涵,并建构了一种面向未来的认为主义。这一主题和思路体现了人类思考的未来性和人之有限性:“首先,从人类思考的历史感来看,人类的思考总是以回向历史的方式指向未来的,每一个当下似乎都是历史的尽头,而人类的经验和生活世界总是在‘历史的尽头之后’继续延伸,因此,开放性的态度和对各种可能性的肯认是必要的。其次,从人文主义的立场看,我们总是尝试与自身的有限性共处,然而,人的特殊性在于我们会以个体性或者社会性的方式溢出自己的有限性,不断超越自己,拓展自己的边界。”

随后,讲座进入提问环节。韩老师依次详细回答了“艺术和意识的关系”、“人工智能能否模仿人的意识具有自为的能力”、“人文主义是否是一种宗教化的倾向”、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的私人性和自我认同的挑战”及“人的本质是否是建构的”等十余个问题。

 

本次讲座在腾讯会议室和哔哩哔哩网同步直播,参与人数众多,提问十分踊跃。限于时间,主持人只能选择部分问题进行交流。最后,在表达对主讲人和参与者的感谢之后,主持人宣布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拓展阅读]

  1. 韩水法:“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第25-44页;
  2. 韩水法:“人工智能时代的自由意志”,《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11期,第1-11页;

 

TOP